第十一章
這邊李長庚離了黃風洞,觀音還在崖頭等候。李長庚喜孜孜飄然落地,說搞定了。觀音又驚又喜,沒想到他真把這事辦成了。能在啓明殿做這麽多年工作的老神仙,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觀音眼淚汪汪,正要感謝。李長庚擺擺手,說:“咱們先說正事。護教伽藍那邊我協調好了,玄奘也安排明白了。眼下只有一樁麻煩,玄奘提了個條件,須得設法保下黃風怪。” 觀音道:“玄奘?他難道不明白黃風怪是誰的人嗎?還替它求情。”
“年輕人嘛,難免意氣用事,但有這份沖動也挺難得的。”
“那怪犯的事委實太大,不太好保。再者說,就算咱們不保,難道阿傩也不管嗎?” 觀音問。
“這可不好說。” 李長庚一捋白髯,雙眉意味深長地抖了抖,觀音立刻會意。黃風怪是阿傩的手下不假,但這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家的同伴,一種是自家的工具。黃風怪區區一頭貂鼠精,恐怕是後者多些,一旦沒了用處,很可能會被毫不留情地抛棄。
李長庚道:“且不說黃風怪和玄奘的交情有幾分真假,為了取經能順利推進,這個面子得賣。我有個李代桃僵的計策,不過就得勞煩菩薩跑一趟了。”
觀音為難道:“我跑一趟倒沒什麽,但你想讓我把它收歸門下?黃風怪和黑熊精不一樣,我貿然收下,等于跟阿傩撕破了臉,會牽扯出很多因果。” 她現在對太白金星徹底服氣,不再官腔推脫,反而認真地解釋起來。
“嘿嘿,你收了黃風怪,自然會惹來阿傩不滿,可要是別人收了呢?”
李長庚從懷裏拿出一份方略,說我有個想法,咱倆參詳一下。觀音展開一讀,裏面講玄奘師徒途徑黃風嶺,先是黃風怪吹傷悟空,擄走唐僧。然後護教伽藍留了藥膏,救治了悟空,指點他們前往小須彌山去找靈吉菩薩,借來定風丹和飛龍寶杖,收走了黃風怪。
這套路看似普通,可觀音明白,正是如此才顯出太白金星的不凡。要知道,這次本是個潑天的大婁子,居然被遮掩成這麽一個平庸到無聊的故事,且種種細節彌合得嚴絲合縫,又兼顧了多方利益,滴水不漏,屬實厲害。
唯一的疑惑是……
“靈吉菩薩?那是誰?” 觀音自己都沒聽過,西天還有這麽一號菩薩。
“咳,靈吉,靈吉,就是另寄嘛。” 太白金星嘿嘿一笑,“大士另外寄托一個化身,去把黃貂鼠收走。如此一來,豈不就是兩便了嘛。”
“妙極!” 觀音雙目一閃,擊節贊嘆。
靈吉本無此人,如果阿傩有心要保黃風怪,必會設法詢問靈吉是誰。只要他一打聽,便等于主動從幕後站出來了。靈山講究不昧諸緣,很多事情做歸做,是絕不能擺在明面兒上的,一擺明就着相了。
對于阿傩來說,靈吉菩薩就是一枚拴着黃風怪的魚鈎,只要他敢上來咬住,就有辦法被釣手扯出水面。一到了水面之上,觀音參他一個“縱容靈寵妨礙取經”的罪名,可就被動了。李長庚算準了阿傩的性格,這位會派出一只貂鼠精沖在前頭,正是不想自己沾染因果,所以靈吉菩薩他也不會深究。
所以有這麽一尊虛拟菩薩擋着,觀音便可以隔絕跟正途弟子們的正面沖突。黃風嶺一事,也徹底塵埃落定。
觀音再看了一遍方略,又提出個疑問:“護教伽藍救治悟空,這沒問題,但再讓他們指點悟空去找靈吉菩薩,他們恐怕也會追問靈吉是誰?是不是會留下隐患?”
李長庚點頭稱是,觀音這個顧慮是對的。護教伽藍跟阿傩情況不同,需要區別對待。他想了想,一挽袖子:“這樣好了,不讓伽藍去推薦。等孫悟空治好傷,出了門,我親自現身,指點他去找靈吉。我一個道門神仙,去推薦釋門菩薩,旁人總不會說我有私心。”
太白金星親自下場,自然是最好不過。觀音撫掌贊道:“此計甚好,那老李你連簡帖一起寫了吧。” 老神仙明白,這是觀音投桃報李,給他一個舞文弄墨的機會。李長庚摸出一張空白帖子,當場揮毫,對觀音得意道:“一時技癢,見笑了。”
觀音一讀,簡帖上寫着四行詩:“上複齊天大聖聽,老人乃是李長庚。須彌山有飛龍杖,靈吉當年受佛兵。” 觀音眼角抽了一下,太白金星不愧得道多年,詩風很得老神仙的風韻,不過看他興致勃勃,觀音也不好勸,說那就這樣吧。
兩人取得共識之後,接下來就是分頭執行。
方向确定了,執行相對簡單得多。觀音絕非庸神,她和李長庚認真聯手起來,整個方略執行得行雲流水,滴水不漏。他們很快就跟各方對好口徑,再把所有的東西圓成一篇揭帖,迅速對外發布。揭帖一發布,黃風嶺這一劫就算正式定了調子。
觀音發揮非常穩定,不僅扮演靈吉順利收走了黃風怪,而且還熟練地把這件事拆成了“黃風怪阻十三難”和“請求靈吉十四難”——就連求援都能被她定義為一劫,讓李長庚嘆為觀止。
可惜的是,玄奘回歸取經隊伍的場景,李長庚沒有見到。他忽然收到兩封飛符,不得不盡快趕回天庭。
一封來自把守南天門的王靈官,一封來自于織女。
王靈官的飛符說:“那只小猴子又來了,說沒見到你就不走。”
織女的飛符比較簡短,就四個字:“我媽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