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心 - 第 72 章

王府的書房外,李棋焦急的在外踱步,不知該如何是好。五天了,王爺自天牢回來後,把自己關在書房整整五天了,也沒有告知是否按原先部署的計劃執行,眼看着明天就是公主祭天的日子了,怎麽能不着急呢。

李棋是夙沙玺的心腹兼朋友,從小就是夙沙玺的伴讀,一直默默的關注支持着着夙沙玺,視他為自己的一切,當然他也非常的了解夙沙玺的心思,甚至超越了夙沙玺自己。他作為旁觀者,早已看清了王爺的感情,也懂得他的痛苦和矛盾,當然他也并不贊成這份感情,但這次不一樣,若公主走了,那麽王爺也會被徹底毀掉,所以無論如何,他都會拼盡自己的全力去營救公主。

“王爺,明天就要祭天了。”來回踱步良久,輕輕敲了敲門,李棋最後終于出聲。

“阿棋嗎,進來吧。”夙沙玺的聲音有些沙啞,許是喝了酒的緣故,空氣中彌漫着絲絲的酒氣。

夙沙玺保持靜坐了兩天的姿勢沒動,吩咐李棋在自己對面坐下。

“阿棋,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二十年有餘。”李棋認真的回道。

“時間過得真快,都二十多年過去了。”夙沙玺似在感嘆卻又似在自嘲。

“王爺,當務之急,還是公主的事要緊。”李棋提醒道。

“我知道呀,我怎麽會不知道。”夙沙玺說道,“但是你知道嗎,我一直以為我原本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瑩兒好,結果卻并不是如此,原來瑩兒一直都活在痛苦中,她告訴我,也許死對她來說是一種解脫,她痛苦到寧願死呀,有時,我真恨我自己。”長久以來的壓抑,再加上酒精的作用,讓夙沙玺再也忍不住,在面對着自己最信任的人時,說出了埋藏在心中的苦痛。

“王爺,不要這樣自責,我知道你一直都在努力的。”李棋出言安慰,他把王爺的一切都看在眼裏,知道他也很痛苦呀。

夙沙玺像是沒有聽見李棋的話,仍在自說自話,“但是我怎麽能讓瑩兒去死呢,如果他死了,我也一定會陪着她的,她那麽膽小,我怎麽會放心她一個人走呢,到了那邊,被欺負了怎麽辦呢?、、、、、、”。

李棋早就知道夙沙玺的心意,聽到夙沙玺要陪着說出要陪着公主去死,心裏還是有些吃驚的,更多的卻是害怕。

“王爺,不要這麽悲觀,最壞的事情還沒有發生,我們還有時間的,屬下拼死也一定會救出公主的。”

“對,我們得救出瑩兒,李棋,你安排下去,按照原計劃行事,今天務必安全救出公主。”聽了李棋的話,原本有些迷茫的夙沙玺一瞬間清醒過來,有條不紊的開始安排營救事宜。

民衆是很單純的,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一畝三分田,自己跟家人能否吃飽穿暖,至于統治者是誰,統治者怎麽樣,他們并不十分關心,只要能讓他們過得好,誰做這個國家的王,跟他們是沒有太大關系的,因此在關系着他們切身的利益時,他們是很容易就被煽動的,特別是在有心人士刻意的宣傳和影響下,現在夙沙國就是如此,國內的情況內可謂是群情激動。

百姓本就迷信,深切相信着他們的風調雨順,糧食豐收是因為有着神明的保佑,而如今天災連連,瘟疫流行,人們流離失所,他們認為定是因為觸怒了神明,才讓神明降下了如此嚴酷的懲罰,又在有心人士的刻意引導下,他們把罪魁禍首指向了護國公主夙沙瑩,不再記得她曾經為他們做過的貢獻,只認為就是因為她,才讓他們如今的生活如此苦痛,家家戶戶傳言着必須要懲罰護國公主,讓神明息怒。

縱然夙沙瑩貴為一國公主,但為避免國人暴動,王室最終也只能以她來祭神來平民憤,息神怒,祭祀時間定在三天後,也是寧夙國一的個祭神節日,且是第一次對外開放的公開祭祀。

祭神當日,其實也算是夙沙瑩被行刑當日,國都陽城熱鬧非凡,早早便有很多平民在祭神的神臺外面等着,來人心思各異,有興奮的,有哀痛惋惜的,亦有專門看熱鬧的。

王上已經病重,國內一切大小事都已交到太子夙沙瑬手裏,這次主持的祭神儀式理所應當的由太子主持。

辰時到,太子夙沙瑬一行人來到,夙沙玺也在其中,到了神臺後,先是淨手,上香,然後由神官念了一大段衆人都聽不懂的咒語,宣布祭祀開始,太子這才入主坐,夙沙玺在他旁邊的位置坐了下來,其他人依地位高低依次入座。

祭祀開始後,依然由神官主持,跟以往的祭神儀式看似沒有什麽區別,只是祭神的犧牲不一樣而已罷了。

這樣過了一個時辰,就到了巳時,神官宣布牲祭已完成,接下來開始行已經廢除了幾百年,不到特殊時期不再舉行的人祭。

前幾日,寧夙國內就已發出了布告,因為護國公主冒犯了神明,寧夙國被降下天災,為了得到神明的原諒,公主将以身殉罪,祭祀神明。

看着被帶上來的護國公主,圍觀的衆人一個個伸直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目光灼灼,想看看傳說中的公主是什麽樣子。他們也并沒有失望,如傳聞所言,公主非常美麗,而美中不足的是,此時的公主仿佛失去了生氣,雙眼無神,膚色過分蒼白,像一個失去了靈氣的仙女,不過衆人回過來想,也想通了,公主都要被獻給神明了,沒有生氣也是情有可原的。

被帶上神臺的護國公主被綁在了神臺中央的一根不大不小的白玉柱子上,她面無任何悲戚之情,仿佛即将赴死之人不是她一樣。其實早在公主被帶上神臺時,誰也沒有注意到太子和夙王似乎并沒有在看着公主,而像是透過公主在看着別人,他們神色微變,眼裏閃過隐忍的憂傷。

一切準備就緒,神官開始念念有詞,大體意思就是,因公主年幼不懂事,導致丢失國寶,并且擅自離開神宮,觸怒了神明,使得神明降罪于寧夙國的無辜百姓,王上念及蒼生無辜,人民何罪,決定要大義滅親,将公主獻給神明賠罪雲雲。一番陳辭下來,另在場之人更覺太子偉大,為了蒼生不惜犧牲嫡親妹妹。神官宣告完畢,宣布午時将公主獻給神明。

午時到,神臺響起了大鐘的響聲,等鐘聲一落,便有人點燃了柱子周圍的易燃的木頭,一身潔白無瑕的公主瞬間就沒淹沒在熊熊燃燒的大火之中。

大約過了大半個時辰,神臺中央的被捆在柱子上面的公主已經化為一片灰燼,就在這時,也不知是巧合意外還是天意使然,大旱幾月的陽城竟下起了瓢潑大雨,如此這般,愚昧的人們,更加天真的以為公主已經升天向神明陪罪去了,神明已經原諒了他們。

祭祀已經完畢,帶着喜悅圍觀的群衆漸漸散盡,滿懷憂慮的太子也在群臣的簇擁下返回宮中,只剩下失魂落魄的夙王呆呆的望着昏暗逼仄的天空。